作者: 焦同帅 来源: 菏泽日报社 发表时间: 2022-07-22 15:57
在鄄城县郑营镇东街村的一家杂货铺里,有一个民间画家。他一手经营店铺,一手笔耕不辍,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下,创作出了一幅幅作品,在市井烟火中找寻着诗和远方。他,就是孙子清。
1966年,孙子清出生在郑营镇东街村一个普通的家庭里。上初中时,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因为没有美术老师,他只能自己揣摩着去画。
“有一次,数学老师看到了我的画,很是惊讶,他没有想到我自学就能画出这么好的画来。”孙子清说。
事后,数学老师便把孙子清引荐给了鄄城当时颇有名气的画家苏增安,希望他通过指点,能挖掘出更多的绘画潜能。
“我第一次见到苏增安老师时,他拿出纸笔让我随意画一个山头。画好后,苏老师特别满意,当时就收下了我。”孙子清说,平时要上课,他只能周末和节假日找苏增安老师学画,当时,苏增安老师也在上班,难得的休息时间都留给了他。
在苏增安老师的指教下,孙子清主攻山水,进步很快。孙子清跟着苏老师学习了八年,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创作基础。在传承苏老师的绘画基础上,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。
孙子清成家后,为了养家糊口,在镇里找了一份工作。不管工作多累,晚上回到家他都会在昏暗的电灯下画一会儿画,画得出神了就忘记周围的一切。有时候妻子想让他帮忙照顾一下孩子,他似乎没听到一样。当时孙子清的家庭条件并不好,但是,只要发了工资,他都会买一些有关山水画的书籍和笔墨纸张。
“后来她看到我废寝忘食地画画,也就默许了。听到别人说我画得好时,她也很高兴。”孙子清说。
1982年,孙子清结识了冯增木老师。为了让孙子清在绘画上有更高的造诣,他设法联系上了山东艺术学院,让孙子清前去进修。能到大学里系统学习画画,是孙子清梦寐以求的事。但是,想到留妻子一人操劳家事,孙子清委婉谢绝了冯增木老师的好意。
在之后的学画道路上,孙子清有幸多次求教著名画家张彦青、刘鲁生等老师,在诸位老师的耐心指教下,他的作品色墨氤氲,其境雄浑,深得众人赞赏。
付出总有个回报。一路走来,孙子清的作品屡次获奖。2014年,在石家庄举办的“中国当代书画500强”比赛中,孙子清荣获第59名的好成绩;2015年,孙子清被授予“全国百位优秀书画家”荣誉称号,并荣获“全国百位书画传播大使”称号;2017年,被全国十大网站共同推举全国十位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;2019年被评为中国非遗艺术文化传承人等。
文/图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房正